深圳“国家队”也下场了!

栏目 : 房产 来源 : 第一财经 日期 : 2024-08-08

85d3438a5d32ea330e300fbb11502082.png

0648094cf158f9a07f15712f45699423.png

要闻概述

近日,深圳市安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安居集团”)发布通告称,深圳安居集团所属企业拟开展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太房热评

随着“国家队”在楼市中的角色日益重要,楼市有望逐步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政策将持续聚焦“稳市场”和“去库存”,通过更多元化的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同时,这也将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通过收购符合条件的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既能有效盘活市场存量房源,又能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实现多方共赢。

faf478283dce192d2d4e7ddfa39a18ea.png

资讯详情


楼市存在去化压力,保障性住房筹集存在缺口,两者互补。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也开启了“国企下场收房”的模式。

8月7日下午,深圳市安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安居集团”)发布通告称,深圳安居集团所属企业拟开展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cb225affabda11c0e185b4f374db2568.png

房源征集的范围包括深圳市(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范围内商品房性质的住宅、公寓、宿舍等,优先选取整栋或整单元未售、可实现封闭管理的楼栋项目(房源);户型面积上要求被收购房源的主力户型面积应满足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户型、面积(65平方米以下)要求。

此外,深圳安居集团要求,被收购房源处于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区位,贴近区域发展核心片区,具备产业基础、发展优势;临近地铁口、公交站,具备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相对完善等宜居条件。

另外,还要求拟收购项目须四证齐全,保证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四证”即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深圳安居集团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1000亿元,由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持股,定位为深圳市专责从事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深圳安居集团官网资料显示,目前深圳安居集团在深圳范围内正在建设的项目接近70个。另外,截至2023年底,其公司总资产1965 亿元,净资产1043 亿元,实现总投资 1691亿元;累计筹建保障性住房 28.2万套,供应12.2万套,约占全市同期总量的1/3。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深圳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不少于74万套(间),其中,公租房6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共有产权住房8万套,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的任务并不小。短时间来看,2024年,深圳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房10万套(间)、供应分配6.5万套(间)。

深圳房地产信息平台显示,截至8月6日,深圳新房住宅可售套数为48727套,一手商业可售套数为16560套。乐有家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开始深圳一手住宅去化迈入20个月,此后持续走高,2024年6月最新去化时间达到24.8个月。去化周期的上涨,反映了新房市场交易活跃度的不及预期。

有深圳市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深圳安居集团这一举措本质上是增加需求以消化库存,是实打实改善楼市供需关系的利好。与此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深圳现有的商品住宅项目,户型面积普遍在70平方米以上,深圳安居集团要求被收购房源户型面积在65平方米以下,而且优先选取整栋或整单元,所以能满足条件的项目可能并不多。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对第一财经表示,与其他已经实行“以购代建”的城市类似,深圳收购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逻辑是,政府目前正在筹集保障性住房,而开发商正好有去库存的压力,收购商品房只是筹集保障性住房的其中一种渠道,是在市场化规则之内的,相关部门并不会为了给开发商去库存而突破保障性住房的相关规定,例如收购较大面积的房源等。总体来看,深圳安居集团收购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对深圳商品住宅的库存去化影响有限。

深圳城市更新咨询机构“合一城市更新”认为,商品房性质的宿舍也属于本次收购对象,城市更新中工改工的宿舍或能受益,因为按现行政策,深圳工改工宿舍销售对象必须是在同区购买了1000平方米以上厂房或者300平方米以上研发用房的企业,工改工的宿舍销售难度较大。

太仓房产信息咨询

添加微信,注明“买房

太房热线为您服务

    



    更多太仓楼市信息请继续关注-太房热线


1.jpg


    凡注明非太房热线来源的作品,作品版权归原发布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构成任何建议。


免责声明:本站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页面所载内容及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用户因参照本站信息进行相关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如有不当,您可以联系我们:0512-53572098转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