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后,房企有何变化?

栏目 : 房产 来源 : 财经杂志 日期 : 2024-07-21

d1bb149dad0979b17c1c7001fa979506.png

0648094cf158f9a07f15712f45699423.png

要闻概述

自楼市全面启动救市以来,各种政策调控层出不穷,但市场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截至2024年7月17日,A股94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包含B股,下同)中,有67家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超六成公司预亏。


太房热评

从市场反馈来看,我们判断预计下半年政策将继续发力,进一步优化和落实,以支持市场的稳定和复苏。地产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调整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定的回暖迹象,但市场的全面复苏仍需时间和更多政策的支持。从我国城市发展阶段看,楼市情况不可能长期保持现状,尤其是能够提供优质住宅、满足改善性需求的企业,优势会更加明显。

faf478283dce192d2d4e7ddfa39a18ea.png

资讯详情

【一】北京降低首付利率标志着上一轮救市结束

从2023年7月楼市政策转向以来,目前已经经历了3轮完整的救市政策。

去年11月左右,第一轮救市政策的核心是认房不认贷”。

今年2-5月左右,第二轮救市政策的核心是“降低利率,放松限购”。

今年5-6月,第三轮救市政策的核心则是“降低首付,不设利率下限”。

每轮救市,基本都是从广深开始,京沪结束。

6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稳楼市新政,其中提出,明确实施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

简单说就是,首付20%,利率3.5%。

而上海、深圳、广州都是在5.28左右就开始执行。

北京6月26日降低首付,标志着上一轮救市的结束。

虽然救市效果,官方都会观察一个月才会做决定下一轮何时出台以及出台的力度,但是相信每个稍微懂点房地产的人都明白:效果欠佳。

因此,新一轮救市很有可能在7月就开始执行,而且这轮救市,很有可能是决定性的战役。

而首先预测这一结论的,还是外媒。

【二】外媒预测能否应验?

总能提前预判咱们政策的外媒又放话了,尽管这些机构很多时候也是一家之言,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预判受利益及意识形态相对较小,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路透社调查的分析师预计:为了提振房地产,中国一年期贷款市场利率将在第三季度下调10个基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25个基点。

image.png

花旗分析师预计:中国ZF将在 7 月底召开ZY政治局会议后推出新一轮房地产支持措施。包括允许地方国有企业购买尚未售出的已建成住房。

那么,这些预测会准确吗?

大概率是准确的。

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二季度例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在后续政策展望上,多位业内专家均表示,降息降准窗口有望在三季度开启,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上继续用力。

而关于存量房收储,我们也早有计划。

今年上半年以来安徽省、湖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州、武汉等多地鼓励收购符合条件的存量房源用作保障性住房,部分地方如杭州临安区、贵阳、临沧、大理州等地发布征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公告,由国有企业在部分行政区域征集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所以,7月的新一轮救市,大概率就是围绕货币政策及消化存量房展开,而这两个政策的背后,直逼楼市的“七寸”,那就是供求关系。


【三】楼市注“水”+收储将成为新一轮救市的重磅措施

当下,假如我们把利率从3.5降到3.0,把一线城市非核心区放开限购,能够激活全国楼市吗?

可能性几乎为0,常规的救市政策,当下基本失灵。

所以,新一轮的救市,就是围绕楼市注“水”+收储。而这两个大动作的背后,就是调整供需。

image.png

所谓的楼市注水,就是让资金重新流入楼市。

相关的措施包含且不限于:

降准降息;

给予更多房企白名单,提供流动性;

发放更多抵押补充贷款PSL;

给与各级政府专项贷款下场收储。

总之一句话,把钱赶进楼市,让楼市有充分的养料。

另一方面,就是减少供应。

而减少供应又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房企没钱,不再拍地,被动减少未来楼市供应;

另外一方面,“国家队”要指导各级政府及国央企下场收存量房作为保障房。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有约180省市(县)出台政策超360条,下半年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调整,各地去库存相关举措或将加快落实。

而新的库存,地方将按照以需定购原则,联动保障房供给,收储已建未售新房。

太仓房产信息咨询

添加微信,注明“买房

太房热线为您服务

    



    更多太仓楼市信息请继续关注-太房热线


1.jpg


    凡注明非太房热线来源的作品,作品版权归原发布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构成任何建议。


免责声明:本站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页面所载内容及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用户因参照本站信息进行相关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如有不当,您可以联系我们:0512-53572098转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