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迎来“救赎”?!央行等三部门重磅发声…

栏目 : 其他 来源 : 每经房产 日期 : 2023-11-19

4.1.png

NEWS

资讯详情

房地产融资端再迎利好!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11月17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过去一段时间,金融部门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保持信贷、债券、股权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支持改善行业经营,优化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会议提到,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

4.2.png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1

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近期,房地产需求端支持政策密集发力,楼市出现一些企稳迹象,但整体上仍处于筑底阶段。

会议强调,近日金融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召开代表性房地产企业座谈会,调研了解行业风险化解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

会议指出,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要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并购重组。要积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近期房地产需求端支持政策密集发力,楼市出现一些企稳迹象,但整体上仍处于筑底阶段。与此同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由此,本次会议对此做出具体部署,加大“三支箭”政策力度。


4.3.png

“综合考虑当前的市场状况,今年底银行将显著增加对房企的信贷投放。这一方面会有力支持‘保交楼’,更重要的是会缓解年末房企流动性压力,遏制信用风险暴露势头,进而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王青称,接下来在楼市需求端,政策面也会推动重点城市有序放松限购,引导居民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

据王青判断,接下来有可能通过央行专项借款、PSL(补充抵押贷款)等方式,定向加大对“三大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一方面,有助于稳定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保持宏观经济复苏势头;另一方面,也是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大规模增加保障房供给,同时在“房住不炒”原则下让商品房回归市场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较快取得进展。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总体而言,此次‘三支箭’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再次加力,将有助于改善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改善行业预期,促进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

2

后续地产融资端政策的执行力度有望改善

“三部委联合召开此次开会,明确要落实先前提出的房地产融资政策。我们认为,这从侧面反映出三部委对目前房地产形势的重视程度在提高,后续地产融资端政策的执行力度,有望出现改善。”

浙商证券分析师杨凡表示,此次开会的时点来看,恰好在万科组织召开与投资人的交流会议不久后,三部委联合召开了此次会议。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目前来看,金融机构对地产风险的担忧明显偏大。“从几个投放渠道看,既有短期措施,也有长期举措。总之,政策的信号很明显,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来稳定市场,这两端都会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


4.4.png

图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从房企今年的经营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房企到位资金同比减少13.8%,其中国内贷款同比下降11.0%,自筹资金(主要是发债融资)同比下降21.4%。

另据中指院统计,自从去年底以来,申请股权融资的房企近30家,获得监管部门同意的不到10家。分析人士认为,预计此次会议后,将加快房企股权融资审批速度。

除“三支箭”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加力,地产信贷投放渠道还包括,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推动行业并购重组,积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一方面,居民住房信贷、房企融资等方面的政策仍有进一步发力预期,降低居民购房成本,加大房企融资支持,修复市场预期;另一方面,保障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的金融配套政策也有望加快落地,“三大工程”建设预计将对接下来稳投资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对房地产销售恢复、稳定预期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每经房产

太仓房产信息咨询

添加微信,注明“买房

太房热线为您服务

    



    更多太仓楼市信息请继续关注-太房热线


1.jpg


    凡注明非太房热线来源的作品,作品版权归原发布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构成任何建议。


免责声明:本站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页面所载内容及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示为准。用户因参照本站信息进行相关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如有不当,您可以联系我们:0512-53572098转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