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太仓没有“豪宅”可能不太妥帖,用“标杆”这个词可能更加准确。太仓这么多年来能够真正被大众所认可并牢记的地产“标杆”恐怕也只有“积水一期”项目了,自项目入市以来,无论从营销宣发、还是销售策略都与我们所认知的卖房有所区别。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项目的成功,也不禁让我们反思,为什么太仓的房产标杆是由一家“日产”开发商来定义?为什么太仓这么多年,再没有出现为大众所认可的“标杆”项目?
其实这些年,以“重新定义太仓人居标杆”这样的营销理念面市的项目不在少数,在太仓也不乏这样的项目,并且大多都是一些由知名开发商开发的以改善为目标客户的项目。不得不说这些项目确有出彩之处,也有一众拥趸,但要说“标杆”恐怕还够不上,从大众层面上来说最直观的:品质和服务够不上、从项目层面:理念和产品不匹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分钱一分货”这是对于商品交易最基础的信任,对于房产这样的大宗商品,且不指望能够有跳水式的降幅,至少上万元一平方的面积,地砖的水泥得铺匀吧。在预售制下,放眼太仓的众多房产项目,有多少项目能够做到所见即所得?又有多少项目交付后问题不断?介绍房产时对客户承诺的品质、品牌,交付时都成了阳光下的泡沫。
品质是商品最基础的属性,但在房产项目上来说却成了问题最多的地方。小到精装房地砖、墙砖空鼓,大到外立面脱落、设计不合理等,一次一次的重新定义着“下限”,这也让购房者对地产开发商越来越失去信心,“开发商都是骗子”这样的想法近年来也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大众的心中,其根本原因就是项目的品质不达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样板房是预售制下仅有的购房者可以直观看到项目真实面貌的机会,但现在却也逐渐变味,花最多的精力,做最好的样板,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造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产品。对于房产质量,交付情况的投诉屡见不鲜,真正的“标杆”不要说是100%让人满意,或是“0”投诉,至少绝大部分购房者能够真心认可项目的价值和品质,但这样的项目在太仓,太少了。
买房是件大事,投入的资金不是小数目,因此购房者们总是挑剔的,不可避免的会对项目的品质有所挑剔,即使是“标杆”也做不到完美,而能够弥补的就是服务。房产交付后,直接面对业主的就是物业,能够提供令业主满意的服务也是“标杆”的衡量标准之一。然而纵观整个太仓,能够让业主真正满意的物业屈指可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动辄“四星级”“五星级”的服务标准,收着高昂的服务费,却是连最基础的保洁都做不到位,按网上夸张的段子说,门口的保安4人凑不满6颗牙。这样的服务质量怎么能够让业主满意,地段再优势、外立面再好看终究只是面子,物业管理、服务才是里子。只要面子,丢了里子这样的项目就别称“标杆”了吧。
随着房产黄金时代的远去,开发商的利润肉眼可见向下滑,为了增加利润率产品的品质,或是销售的周期一再被压缩,快销盘成了最吃香的项目。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也有不少开发商本着赚一笔就跑的想法开发着项目,工匠精神已经名存实亡。对于“标杆”来说,这确实不可或缺的一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杆”产品永远是定位项目,调研客户,打磨品质。了解购房群体需要什么,不断的优化自己的项目,提高自己的标准。而不是一味的拔高自己项目调性,以天然的区域优势,大唱发展红利来粉饰自己的项目。脚踏实地的工程、精工研磨的细节才是真正“标杆”所应当具备的。
太仓虽然是座小城市,但是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不分大小,随着对房产项目的要求不断提高,也不乏有开发商开始再次着眼项目自身的品质,也希望在今后的太仓楼市,能够再次迎来属于我们自己的
太仓房产信息咨询
添加微信,注明“买房”
太房热线为您服务
更多太仓楼市信息请继续关注-太房热线。

凡注明非太房热线来源的作品,作品版权归原发布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