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掌控着楼市的水龙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是决定房地产涨跌的终极密码。
难怪,银保监会短短一句话,就掀起了房地产轩然大波——
就像是23号得银保监会的发声:“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

这个说法,意味深长,绝对值得细品。
还是松绑!银保监会再定调!房地产调控已经见底!
其实,最近这几年银保监会的主席的表述,可以说每一次都能看到清晰的转向过程!每一次重磅定调,都让市场抖三抖。
2020年12月,郭主席说:“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2021年3月,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郭主席说:“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金融体系最大的灰犀牛”;
但到了2022年3月,同样是国新办发布会,他却调转话头:“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扭转”,且“去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业是好事,但希望调整平稳些”。
如今,银保监会的态度又再次彻底扭转。灰犀牛一词,指的是体积庞大、影响剧烈,看得见却难以阻挡和预测的危机。
在银保监会的定调中,房地产泡沫从“最大灰犀牛”转为“泡沫化势头得到扭转”,再到“实质性扭转”,意味着——
房地产调控,已经见底了。接下来,要做的就不是预防楼市过热,而是防止楼市过冷了。
毕竟,今年以来的数据,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从今年2月份开始,居民中长期贷款(以房贷为主)就出现了同比减少的趋势,几乎是一泻千里。

今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23%。为此,地方已经应出尽出。近几个月以来,宽松性政策暴涨,不说小地方的购房补贴和各种奇葩救市政策,就连一二线也是动作频频。
不仅如此,多地也恢复了“认房不认贷”的操作,二套房首付比例大多出现大跳水,基本都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

现在,房贷利率够低了吧?首付比例够低了吧?
但未来还会再降。可见,第四季度的房地产基调,依旧是“松绑松绑再松绑”!
期房不再害怕!全国保交楼进行时!苏州拒绝烂尾楼!
现在,人们买房的问题早已不在乎名额和利率,而是变成了对期房的恐惧。
遍地野蛮生长的烂尾楼们,就是买房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吞噬未来人生三十年的金钱和幸福。
这意味着,对于需求端的松绑,效果总归是有限的。而这也是这次谈话中重点提到的:“合理满足房地产融资需求,稳妥处置恒大等头部房企风险”且“增量风险基本控制”
只有从供给端下手,稳定买房人的预期,才能真正实现“稳楼市”。
这里面,主要有两件事情要做。一是处理已经暴雷的房企,防止风险蔓延,推进保交楼。
关于保交楼,苏州其实也一直在行动,就像是最近的阳光城檀苑以及姑苏院子的盛大交付,


据阳光城拿房的业主来反馈,他们对于整个交付实景,还是比较满意的。
据了解,阳光城檀苑也将会在本月底换成万科物业,希望业主们今后的生活愈加顺利!
另外,还有苏州恒大的两个楼盘:恒大珺睿庭一期的业主也收到了相关交付通知书,项目承诺今年年底交房(12月31日交付)。

恒大悦珑湾项目一期承诺确定交付日期为2022年11月30日。

从这些楼盘都能看出,为了保交楼、保交付,苏州政府也已经付出相应的努力。
在刚刚过去的9月16日,苏州市房地产行业发展三十年峰会暨“保交楼、促发展”的大型活动也成功举行。

现场领导表示,苏州市房协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助力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住房品质提升、营造良好的购房环境。
至此,苏州的买房人或许真的可以吃下一颗定心丸了。关于保交楼,各地基本都把最大的力气花在了这件事情上,毕竟这已经不是单一金融领域的事情了,而是上升到政治觉悟这一层面。
今年7月以来,就已经有36地提出了相关措施,包括重庆、北京等头部城市。

最后,这次银保监会的讲话,还有一个重要信号!就是下半年来,城投公司也托不动地了,包括苏州。背后原因就在于,城投的兜底游戏,本质是金融游戏。
为了防范风险外溢,各大部委多次提及“防止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甚至在3月份强调,“完善对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的外债调控,持续防范外债风险”。

城投被卡了脖子,拿地所用到的钱自然也越来越困难了。
就在明天,苏州又迎来一次土拍,分化更是加剧,具体结果如何,我们还是明天再下定论吧。对于现在的楼市行情,买房的你还有没有买房的你,又有怎样的观点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和我讨论。
来源:苏州楼市情报
太仓房产信息咨询
添加微信,注明“买房”
太房热线为您服务
更多太仓楼市信息请继续关注-太房热线。

凡注明非太房热线来源的作品,作品版权归原发布媒体及文章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构成任何建议。